温室大棚膜的发展历史及作用
1957年由北京向天津、沈阳及东北地区、太原等地推广使用,受到各地的欢迎。1958年我国已能自行生产农用聚乙烯薄膜,因而小棚覆盖的蔬菜生产已很广泛。60年代中期小棚已定形为拱
塑料大棚形,高1米左右,宽1.5-2.0米,故称为小拱棚。由于棚型矮小不适于在东北冷凉地区应用,1966年长春市郊区首先把小拱棚改建成2米高的方形棚。但因抗雪的能力差而倒塌,经过多次的改建试用,终于创造了高2米左右,宽15米,黑地膜西瓜,占地为1亩的拱形大棚。1970年向北方 各地推广。1975、1976及1978年连续召开了三次'全国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科研协作会'会议对大棚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。1976年太原市郊区建造了29种不同规格的大棚,地膜的作用,为大棚的棚型结构、建造规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。
1978年大棚生产已推广到南方各地,全国大棚面积已达10万亩。到目前为止,虎门地膜,全国大棚面积已基本稳定在10多万亩。其中在我国北方干旱区各省、市约有7万多亩。预计'七五'期间大棚栽培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左右。 大棚覆盖的材料为塑料薄膜。适于大面积覆盖,因为它质量轻,农用黑地膜,透光保温性能好,可塑性强,价格低廉。又 由于可使用轻便 的骨架材料,容易建造和造形,可就地取格,建筑投资较少,经济效益较高。并能抵抗自然灾害,防寒保温,抗旱、涝,提早栽培,延后栽培,延长作物的生长期,达到早熟、晚熟、增产稳产的目的,深受生产者的欢迎。因此,在我国北方旱区发展很快。
农膜又叫薄膜塑料,包括地膜(也叫农用地膜),主要成分是聚乙烯,用于覆盖农田,以起到提高地温,保质土壤湿度,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快速增长的作用;还有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。
东莞硕泰有限公司的 农膜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一般采用吹塑和流延两种工艺制成。农膜流延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均匀,但由于价格较高,目前很少使用。吹塑聚乙烯薄膜是由吹塑级PE颗粒经吹塑机吹制而成的,成本较低,所以应用为广泛。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半透明、有光泽、质地较柔软的薄膜,农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、热封性、耐水性和防潮性,耐冷冻,可水煮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(BOPP) 农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是由聚丙烯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,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制得的。由于拉伸分子定向,所以这种薄膜的物理稳定性、机械强度、气密性较好,透明度和光泽度较高,坚韧耐磨,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印刷薄膜,一般使用厚度为20~40 μ m ,应用广泛的为20 μ m 。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主要缺点是热封性差,所以一般用做复合薄膜的外层薄膜,如与聚乙烯薄膜复合后防潮性、透明性、强度、挺度和印刷性均较理想,适用于盛装干燥食品。由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表面为非极性,结晶度高,表面自由能低,因此,其印刷性能较差。
姓名: | 蔡先生:13592796488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3592796488 |
业务 QQ: | 349807954 |
公司地址: |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工业区莲峰三横路71号 |
电话: | 0769-81516875 |
传真: | 0769-81516897 |
Copyright © 2025 硕泰 版权所有